作者 | 东台
来源 | 赛柏蓝器械 ]article_adlist-->即时结算、直接结算、特例单议、除外支付…2025医保支付改革正在加速推进。
01
7月起,即时结算全国启动
集采产品回款周期全面缩短
7月起,我国全面启动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。
今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披露即使结算最新进展。
据悉,截至目前,即时结算已覆盖全国91%的统筹地区、48.4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,拨付金额5948亿元。此外,医保基金年度清算连续提速,清算完成时间较“十四五”初期提前半年左右。
会议还提到,探索医保基金对集采和国谈药品耗材企业的直接结算,推动药企的回款周期从6个月努力缩短到30天以内。
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的时间安排,到2025年底,我国约80%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,2026年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。
对比来看,改革进展已大幅提前。
即时结算是指从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,到医保基金拨付不超过20个工作日。
现在,部分地区还实现了医疗机构申报“次日结”。
在宁夏,医保部门按“T+1”拨付结算资金,60%医保费用次日到达医疗机构账户。随着全区各统筹地区正式启动实施,预计每年将为医疗机构释放超十亿元的流动资金。
在浙江,以省域为单位全面推开“日结算、月核算、年清算”结算改革已经启动。浙江省医保信息平台按“T+1”模式生成计划并拨付基金,日结算拨付比例为前一日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申拨数的70%。
此前,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一直是“后付制”,一笔医保应付费用,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60天才能到医院账户上。医保到账时间缩短,有助于缓解医院资金垫付压力,进而也有助改善企业回款慢、回款难的问题。
即时结算改革是今年医保“三结算”改革中的一环,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在积极推进直接结算和同步结算。按照规划,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、国谈药的直接结算,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、国谈药的直接结算。
02
DRG/DIP改革继续深入
支持新药耗、新技术
2025年,DRG/DIP改革也在继续深入。
去年,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研究制订了按病组(DRG)付费分组方案2.0版和按病种分值(DIP)付费病种库 2.0版。根据此前要求,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2.0分组版本。
其中,对因住院时间长、医疗费用高、新药耗新技术使用、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/DIP标准支付的病例,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。
特例单议对于新药新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。国家医保局要求,统筹地区要对各医疗机构申请特例单议的数量、审核通过的数量等进行公告并形成机制,2025年7月要对当年上半年情况进行公告,以后每半年一次。
地方层面积极推进特例单议工作开展。
山东近期披露,已按规定对通过评审的特例单议病例追加支付金额18.65亿元。
依托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,河北开发特例单议全流程线上“双盲”审核功能。去年该省累计申报特例单议病例5.9万例,其中疑难复杂病例占比近40%。
湖南2024年医疗机构共申报特例单议病例6704份,审核通过病例6582份,通过率98.2%,新增按项目支付基金6500多万元。
在鼓励创新方面,除外支付机制也是一项重要探索: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(点数)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,后期积累足够数据后再纳入DRG/DIP付费。
去年12月,北京市医保局公布第一批CHS-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名单,其中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-经导管主动脉瓣膜、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-二尖瓣夹导管输送系统、球囊扩张式血管覆膜支架和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等4种耗材,机器人手术辅助操作也被纳入除外名单。
特例单议、除外支付的顺利推进,意味着医保支付鼓励优质创新的大方向仍具有确定性。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,药械创新通道将继续打开。
END内容沟通:于中瑾(微信 nrzx0321)
]article_adlist-->金港赢配资-股票配资门户官网-炒股配资利息-中国十大配资公司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